新闻中心

我们的乡村

  “农村面貌换新装,乡村果园大棚瓜果香,乡村猪鸡满圈鱼满塘,乡村养殖种植调结构,乡村农田建设变了样,乡村丰收凯歌粮满仓,乡村人人都是乡村致富郎……”这段新编大鼓书,由滁州市南谯区章广镇鸦窝村村民刘学文创新、乡村改编,乡村今年78岁的乡村他,仍然活跃在田间地头,乡村为村民送去党的乡村声音。

2024年5月31日,乡村<strong></strong>中国好人刘学文在滁州市南谯区章广镇鸦窝村开展道德模范进乡村主题宣讲。乡村(拍摄人:鲁艺).jpg

  “中国好人”刘学文在滁州市南谯区章广镇鸦窝村开展道德模范进乡村主题宣讲。乡村鲁艺 摄

  刘学文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安徽大鼓”的传承人,40多年来,他重创、新编100多个鼓书作品,义务演出2000多场,服务群众近3万人次。

  村口树下、农家小院、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内,只要有村民想听,不论远近,刘学文都会带着大鼓去说唱,而充满韵味和乡土气息的说唱也成为当地居民最爱的艺术形式之一。

  “中国好人”刘学文宣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刘学文的大鼓书唱的都是身边人、身边事、我们能听懂,也爱听,只要听说刘学文有大鼓演出,大家每场必到。”村民李志兰是刘学文的“粉丝”,“他虽然双目失明,仍然坚强乐观,坚持自己的爱好,带领大家一起学政策、讲新风,是我们的榜样,值得我们学习。”

  “中国好人”刘学文在滁州市南谯区章广镇鸦窝村开展道德模范进乡村主题宣讲。鲁艺 摄

  现在,刘学文创作的《鼓书说唱话振兴》《孝敬老人美名传》《鸦窝村美丽乡村换新颜》等鼓书作品不仅受到线下观众的欢迎,还在云课堂上展播。刘学文则希望,借助传统的、大家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乘上技术的东风,让更多人爱听、爱看,更容易记得住,让党的声音‘飞入寻常百姓家’。”(记者 陈欣然)

上一篇:山东水利职业学院产教融合出实招 助推智慧水利新发展 下一篇:!!!产品栏目未指定文章/信息库!!!

Copyright © 2025 武汉宏达物流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